捧红一屋子女演员 他又回家挨老婆骂了

屌丝岛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www.diaosidao.net

几乎没有人能够讨厌李安。

纵使在他31年的导演生涯中,已经拿下了三座奥斯卡奖杯,两座金狮奖,两座金熊奖,成为了世界影坛最重要的华人导演之一。

但出现在不同场合的李安,依然谦虚,温和,说话声音轻柔,他拒绝被称为“大师”,形容自己只是一个“被老婆骂的普通人”,认为获得的成功不过是“比别人更加努力”。

而在中文互联网上,除去对他作品的讨论,李安还有另一个身份——用来消解人生难题的表情包。

其中最有名的,是李安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讲出的那句:“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在互联网上,网友们将李安在不同场合的发言收集起来,打造出了一整套“安式哲学”,比如:

关于理想,他说:“我没有理想,我只爱幻想”;

关于事业,他说:“我每天都至少想要放弃三次”;

关于专注,他说:“我这个人在做梦的时候,比较专注”;

关于婚姻,他说:“我的婚姻没什么不同,就是被老婆骂”。

这些不同的切面,构成了一个生动的李安,而跳脱出这些片段,究竟是什么塑造了李安,或许是一个复杂的课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安都是一个自信感很弱的人。

少年时期,他在台湾省屏东县的台南一中读高中,那是彼时台湾南部最好的高中,校长是他的父亲。

那时李安正处青春期,驼背又害羞,他不太叛逆,但对书本没什么兴趣,因为成绩不好,每每在学校走廊里遇到父亲时,李安总会选择绕着走。

青年时期,他无视家人的反对,独自前往美国学习戏剧,最初身处异乡的日子里,他的英语很差,交不到什么朋友,在班级里,李安存在感极低,总是独自坐在最后一排埋头写笔记。

李安旧照

中年时期,他从电影学院毕业,经历了长达六年无戏可拍的日子,那几年,他只能待在家里,一边写剧本,一边看孩子与做饭。

那时的李安挣不到什么钱,家里的开销都由妻子承担,在第二个儿子出生时,李安的银行卡里只剩下43美金。

这些经历层层叠叠地被放置在李安的人生中,影响深远——纵使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成为了“站在顶端”的导演,却始终没有过盛的自信。

拍电影时的李安

另一方面,李安的成长经历,也让他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永远的局外人”。

因为父亲李晟是1950年从江西去往台湾,所以虽然生长在台湾,但李安却一直被视为是“外省人”。

长大后,他跟随父亲回到大陆探亲,又是以“台胞”的身份被接待;再后来,他独身一人去往美国读书生活,又成为了“外国人”。

在美国生活的李安

就像不断掉落在缝隙里,李安在自传中形容自己为:“一辈子都是一个外人”。

但也正是这些过往的人生,让李安可以拥有更多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将更多的细节填入他镜头下的电影故事中。

回头看,以第一部电影《推手》为起点,到之后的《饮食儿女》《卧虎藏龙》《色戒》,再到《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之旅》—— 31年来,无论是拍摄家庭、江湖、时代或者是奇幻故事,李安都能够自由切换。

如同一块时刻干燥的巨大海绵,李安吸收着这个世界的能量,在一部又一部电影中,他创造世界,角色,与关系。

也制造自己。

李安的脸上有一个酒窝。

那是在小学一年级时,他跟随母亲去朋友家做客,无意间被一只小狗咬伤后留下的伤疤,随着年纪渐长,伤疤渐渐在李安的脸上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坑。

后来,李安在采访中讲起这个“人造酒窝”,他说:“因为这个酒窝,很多人都觉得我好接近,我在无意之间就变得很甜。”

1954年,李安出生在台湾省屏东县,与他一起长大的好友形容年幼时的李安为:“不爱说话,常常傻笑,很受怜爱”。

幼年时的李安

那时,年幼的李安最喜欢做两件事——啃甘蔗与看电影。

一方面,是因为在他成长的那个年代,电影是最佳的娱乐方式,所以一有空,母亲便会带着李安去电影院看电影。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身为教育专家的父亲,工作常需调动,所以李安也只好不断转学,这也导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始终没有固定的玩伴。

那几年,李安跟随父亲先后前往台东、屏东、花莲、嘉义等城市生活,并最终定居台南。

父亲成为了台南一中的校长,李安也转入这所学校。

李安(左)与弟弟李岗

在当时,台南一中是整个台湾南部最好的学校之一,而作为长子的李安,则被父亲寄以极大期望,他希望儿子能和自己一样,在日后成为一名老师。

后来,李安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活,脑海里只留下了两件事情——上学以及补习。

在父亲的安排下,高中时期的李安一星期要补习10节课,给他补习的全是当地的名师,但纵使如此,李安的成绩依旧没有任何起色。

就连大学,他都考了两次。

1972年,18岁的李安第一次参加大学联考,却最终以六分之差落榜,在家补习一年后,第二年,他又因为过于紧张导致肠胃病,最终数学只考了0.67分,再次落榜。

这件事情给李安造成了极大打击,他形容那时的自己为:“感觉天都要塌了,人生这辈子就要毁掉了”。

父母担心李安做出极端的事情,甚至叮嘱弟弟李岗,“盯好”哥哥李安。

少年时期的李安

两次联考都以失败告终,李安报考了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影视科,并成功考取。在李安入学当天,父亲因为对学校不满意,在把李安送到学校后,父亲独自回家大哭了一场。

或许对于父亲而言,进入艺专是无奈之选,而对于李安而言,却成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

后来,李安在自传中如此写到:“进入艺专后,我突然发现,原来人生不是千篇一律地读书与升学,我从小到大所信守的方式并非唯一。”

在学校里,李安开始接触影视制作,同时因为“长相忧郁”,他得到机会以主演的身份尝试出演舞台剧,并获得了台湾话剧金鼎奖大专组最佳演员奖。

在台艺读书时的李安

在这一过程中,李安觉得自己身体里的某个开关被打开了,他开始感受到戏剧的魅力,也渐渐摸索出了一些尚且模糊的方向。

李安觉得庆幸,属于自己的人生电影,终于在第一篇章将要结束时,迎来了第一个高潮。

遇见林惠嘉那年,李安24岁。

那是1978年,李安只身前往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攻读戏剧导演专业,开学第二周,李安和一群留学生开车前往芝加哥附近的盖瑞城,去观看青少年棒球冠军赛。

在返程路上,坐在他旁边的正是林惠嘉。

李安与林惠嘉旧照

彼时,林惠嘉在伊利诺伊大学攻读生物专业,因为同样来自台湾,那一路,李安与林惠嘉聊了许多与家乡有关的话题。

在这之后,李安常常约林惠嘉一起学习与看电影,一个学期过去,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

1981年,在伊利诺大学毕业后,李安又考入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并且在入学的第三年,与林惠嘉在纽约市政府登记结婚。

登记那天,是两人恋爱五周年纪念日,婚礼办得十分简单,两人只请了几十个好友,找了个厂房,举办了一场舞会。

后来,李安形容那场属于自己的婚礼为:“寒酸且乱七八糟”。

李安与林惠嘉结婚照

在参加完婚礼后,李安的母亲甚至哭着拉着林惠嘉的手说:“对不起,我们李家对不起你,给了你一个这么寒酸的婚礼”。

后来这一幕被李安改编成了电影片段,放置在了电影《喜宴》之中。

电影《喜宴》这一片段根据李安结婚故事改编

1985年,李安顺利从纽约大学毕业,取得硕士学位,他将自己的所有行李打包放入八个箱子内,准备回到台湾发展。

李安毕业照

然而在行李即将被寄到港口前夜,李安收到通知,在纽约大学的影展中,他导演的毕业作品《分界线》获得了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奖。

消息公布不久,便有经纪公司联系到李安,希望他留在美国继续发展。

彼时,李安的大儿子刚出生几个月,妻子林惠嘉还差半年毕业,李安心想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不如留下来陪伴妻儿。

就这样,李安拆开了打包好的行李,决定留在美国发展,并且给自己定下两年之约——如果两年之内没有做出成果,他就回到台湾发展。

那时,李安大概没有想到,毕业作品替他捧回的那座奖杯,竟然是他在之后的六年时间里,唯一的收获。

李安、林惠嘉与他们的大儿子

从学校走出那几年,李安并没有太多成为导演的机会,他的大多数工作内容只有写剧本、尝试出售剧本、剧本被制作方打回,然后一遍遍地修改。

那时家里的唯一收入,来自妻子的实验室工作,而没有收入的李安则负责在家里带孩子、煮饭与收拾家务。

“家庭煮夫”时期的李安

虽然最初给自己定下了“两年之约”,但面对花费到电影上的时间成本,李安心中越发不甘,于是,时间一年年被推后,再到后来,李安与妻子都选择回避这个问题。

直到1990年夏天,35岁的李安,所有的电影计划都先后以失败告终。彼时李安的第二个儿子刚出生,而他的银行卡里只剩下了43美金。

李安感到锐气全面被磨灭,回忆起来,他形容自己“绝望到了极点”。

李安与小儿子李淳

那时,李安甚至冒出放弃电影,换一个职业的想法,他背着妻子林惠嘉去社区大学里报了一个电脑班。

林惠嘉很快就发现了他的反常,她从李安的包里翻出了社区大学的课程表,并且在那晚始终拒绝与李安说话。

直到第二天,林惠嘉要去上班,在上车之前,她突然转头对李安说:“安,你要记住自己心里的梦想。”

后来,李安总会反反复复想起那个瞬间,他说那一刻,自己的心中像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将迷雾吹散,让自己长久以来坚持的梦想,变得更加清晰。

在那天妻子离开后,李安拿出那张课程表,慢慢地将它撕成一张张碎片,扔到门口的垃圾桶里。

后来,功成名就的李安在采访中聊起妻子,他说:

“我能继续拍电影都是因为她,在我最糟糕的日子,她从来都没有讲什么,她觉得,只要我能够从事喜欢的事情就够了。”

“她是我此生无悔的伴侣。”

李安在采访中聊起妻子

长久以来,这个世界已经用“35岁”给太多了制造了焦虑,并迫使无数人放弃梦想。

运气到来这年,李安已经36岁了。

那是1990年的春天,台湾“新闻局”征集优秀剧本,为获得比赛奖金,李安写下两个电影剧本——《推手》与《喜宴》。

没想到,这两个剧本分别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与二等奖。

获奖之后,李安需要亲自回到中国台湾领奖。

因为穷困,李安回国的机票是朋友资助购买的,而他参加颁奖典礼时所穿的西服,则是从弟弟那里借来的。

在颁奖结束的招待晚宴上,李安看着满桌的菜,突然哭了。

旁人问起,他说只因为想到了远在美国的妻子与两个儿子——这些年来,因为李安没有收入,一家人只能吃简单的食物,偶尔外出改善伙食,也只能吃肯德基。

在剧组帮忙的李安

这次获奖成为李安电影事业的转折点。

因为剧本获奖,李安得到了电影公司1200万的投资,得到机会以导演的身份拍出了电影《推手》。

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 之后,他又拍出了电影《喜宴》与《饮食男女》,这两部电影与《推手》一起,被并称为“父亲三部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