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kk影院在线看最热影视 https://www.kkkk.run
摘要
在此前一周持续上涨后,海外中资股市场上周初与A股市场共振再度出现回调,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忧虑挥之不去,叠加外部市场动荡和潜在地缘紧张局势推动避险情绪升温。外围因素方面,业绩整体表现不佳以及对经济衰退方面忧虑仍然是压制美股市场的主要因素。不过在5月FOMC会议纪要公布后,市场企稳并出现反弹。国内方面,积极的催化剂逐渐增多。在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将出台各种利好性政策举措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三召开了范围广大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执行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性。政策层面,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ETF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此举标志着两地在将互联互通扩大至股票以外更多领域方面再度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外上周国内疫情持续好转,随着复工复产的推动,除了降低防控措施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外,也会为稳增长政策的实施与执行铺平道路。
往前看,我们认为需要出台进一步的支持性政策措施,确保今年经济实现良好增长。虽然经济衰退忧虑引发的外围动荡可能仍将是导致海外中资股市场波动的主要来源,但是我们预计更多利好政策、市场估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以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等因素有望为H股市场提供支撑。阿里巴巴、百度和拼多多等科技巨头最新公布的业绩好于预期也有望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值得密切关注的变量包括:1)疫情变化以及对供应链等方面的影响;2)后续政策落地情况;3)美股市场波动,美国收益率和美元汇率走势;4)中美关系与监管合作动态。具体到板块配置方面,我们认为高股息收益率标的和优质成长股将为投资者在目前市场波动中提供更多保护。如果后续更多政策出台,稳增长受益标的也值得关注。
市场走势回顾:由于市场担心经济增长压力且地缘局势出现不确定性,海外中资股市场在上周前半段尤其是周二出现明显回调。但是,在阿里巴巴和百度周五公布业绩好于市场预期后,海外中资股市场有所企稳,周五大幅反弹。不过,全周来看市场仍然收跌,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3%,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和MSCI中国指数跌幅分别为0.1%、0.5%和0.5%。板块方面,能源和交通运输板块领涨,分别上涨5.2%和1.6%,而医疗保健和房地产板块表现不佳,分别下跌4.1%和3.5%。
图表:MSCI中国指数上周下跌0.5%,能源板块领涨而生物医药领跌
资料来源:FactSet,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场前景展望:在此前一周持续上涨后,海外中资股市场上周初与A股市场共振再度出现回调,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增长忧虑挥之不去,叠加外部市场动荡和潜在地缘紧张局势推动避险情绪升温。外围因素方面,在美股Snap Inc.发布盈利预警后,业绩整体表现不佳以及对经济衰退方面忧虑仍然是压制美股市场的主要因素,导致上周二市场出现进一步抛售。不过在5月FOMC会议纪要公布后,市场企稳并出现反弹。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加快加息可能给年底留出一定灵活性。此外,与早前公布的CPI数据相比,美国4月PCE通胀数据涨幅趋缓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通胀紧缩忧虑,从而推动纳斯达克市场在恐慌性抛售后出现强劲反弹。在这一背景下,海外中资股市场(包括H股市场和美国上市中概股)上周后期也出现明显反弹。另外,美国国务卿在上周四的讲话中对国与国“冲突”方面的语调更为温和,中美关系边际性缓和迹象可能也提振了市场情绪。
国内方面,积极的催化剂逐渐增多。在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将出台各种利好性政策举措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三召开了范围广大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执行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性,并宣布在财政和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此次会议指出,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考虑到未来经济增长压力犹存而且可能加大(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我们认为需要出台进一步的支持性政策措施,确保今年经济实现良好增长。另外,上周国内疫情持续好转,上海封控措施逐步缓解,北京新增社会面感染者基本可控,将逐步推动部分解封和复工复产。我们认为复工复产的推动,除了降低防控措施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以外,也会为稳增长政策的实施与执行铺平道路。
图表:2022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5%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政策层面,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ETF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此举标志着两地在将互联互通扩大至股票以外更多领域方面再度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认为符合条件的ETF基金纳入互联互通将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选择,吸引更多资金在内地和香港间双向流通。从长远来看,我们认为内地和香港间的ETF互联互通有望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并进一步改善两地市场流动性。
整体来看,虽然经济衰退忧虑引发的外围动荡可能仍将是导致海外中资股市场波动的主要来源,但是我们预计更多利好政策、市场估值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以及南向资金持续流入等因素有望为H股市场提供支撑。阿里巴巴、百度和拼多多等科技巨头最新公布的业绩好于预期也有望为市场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值得密切关注的变量包括:1)疫情变化以及对供应链等方面的影响;2)后续政策落地情况;3)美股市场波动,美国收益率和美元汇率走势;4)中美关系与监管合作动态。具体到板块配置方面,我们认为高股息收益率标的和优质成长股将为投资者在目前市场波动中提供更多保护。如果后续更多政策出台,稳增长受益标的也值得关注。
图表: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具体来看,支撑我们观点的主要逻辑和上周需要关注的因素主要包括:
1) 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将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5月23日国家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财政和结构性货币政策显著发力。具体来看,会议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这些措施旨在缓解主要经济实体面临的现金流压力。另外,在5月24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上,总理李克强再次强调执行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性。李克强表示,应做好更多工作,帮扶市场主体纾困,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5月底前要出台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应出尽出,努力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
在疫情反复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出现萎缩。2022年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5%,主要是由于内外部因素对供应链带来扰动并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进而挤压利润率并影响到企业生产。今年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约合3,950亿美元),同比增长3.5%。
2) 企业盈利:科技巨头最新公布的季度收入超出预期,上周五在市场中领涨。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9988.HK)上周五发布2022财年4季度业绩,收入增长9%左右,至2041亿元(折合303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约1.3%。另外,阿里巴巴2022财年全年实现收入8531亿元,增长19%。公司强调称阿里云在成立13年以来首次实现年度盈利。与此同时,另一家中国互联网龙头企业百度(9888.HK)上周五发布了好于预期的2022年1季度业绩。具体来看,今年1季度百度实现收入284亿元(约合42亿美元),同比增长1%左右。更重要的是,公司收入增长主要驱动力为AI云业务,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45%,凸显出了公司的增长潜力。在上述好于预期的业绩发布后,上周五阿里巴巴和百度股价涨幅超过12%,推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8%。
3) 美联储会议纪要显示在接下来的议息会议多次加息后今年晚些时候或采取较为灵活的货币政策。上周三公布的FOMC 5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强调称在过去四十年中快速加息对解决高通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月早些时候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0.75%-1%的目标区间后,多数与会人士表示在接下来的几次会议中在目标区间内继续加息50个基点可能是合适的。另外。会议纪要还显示美联储计划从6月1日开始对其9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进行缩表。与此同时,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上周一也出人意料地宣布欧洲央行可能在7月份开始加息,或将在3季度结束前退出负利率。
4) 有关符合条件的ETF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的消息有望助力海外中资股市场吸引更多投资。5月27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原则同意两地交易所将符合条件的ETF基金纳入互联互通。我们认为这一举措标志着两地在2021年12月首次就ETF纳入互联互通达成共识后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我们认为ETF纳入互联互通将扩大现有互联互通产品的生态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多样性的选择。我们判断此举或将为投资者投资香港和内地提供一个更为直接而且高效的渠道,同时也会进一步开放中国的资本市场。
5) 流动性:上周南向资金流入势头保持强劲,而海外主动型基金流出趋势不变。随着市场企稳,上周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投资香港市场的热情不减,南向资金连续十五个交易日流入香港市场,上周日均流入17亿港元,与此前一周的25亿港元相比流入步伐有所放缓。上周海外ETF基金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规模保持在5亿美元,而主动型基金上周流出总量3亿美元。整体来看,根据EPFR提供的数据,上周共计2亿美元的海外资金流入海外中资股市场。
图表:海外主动型基金再度流出海外中资股市场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EPFR, 中金公司研究部
投资建议:整体来看,我们认为近期政策信号有望为市场提供些许支撑,但是市场持续反弹仍然需要更具实质性的政策措施。我们判断中期内机会大于风险。板块方面,我们认为高股息标的和低估值标的,如部分金融、电信和能源板块,将为投资者在目前市场波动中提供更多保护。与此同时,我们建议关注前期跌幅较大的优质成长股。另外,随着香港疫情缓解,香港本地消费和金融标的也值得关注。
重点关注事件:1)中国经济增长与政策变化;2)欧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3)疫情变化;4)中美关系。
(文章来源:中金策略)
文章来源:中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