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病情,日重一日。他自知不起,余日不多,而他指定的接班人华国锋毕竟声望不高,他发布“最高指示”:“要造这个舆论,要宣传华国锋同志,要使全国人民逐步认识华国锋同志。”
无奈,舆论大权掌握在姚文元的手中。姚文元对毛主席的这一“最高指示”不予理睬。
毛主席清楚地意识到”四人帮“对华国锋不服气,他指定的接班人可能接不了班。毛主席在病榻上向华国锋意味深长地讲了一段历史故事:汉高祖刘邦在临终时,看出吕后和诸吕阴谋篡权的野心。
毛主席把野心勃勃的吕后比做江青,毛主席提醒华国锋:“江青有野心。我死了以后,她会闹事。”7月以后,毛主席变得口齿不清,只能用颤抖的手握着铅笔,给华国锋写下了近乎遗嘱的“最高指示”:“别着急,慢慢来。”
死了周恩来,朱德,到了邓小平,病了毛主席,中国政局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华国锋被毛主席指定为接班人,不过几个月而已。接班人之争,愈演愈烈。
不过,“四人帮”心里清楚,江青说:“我手无寸铁,他们要搞我是很容易的。”
张春桥说:“我们只有笔杆子,没有枪杆子。”
王洪文说:“我最担心的是军队不在我们手里。”
他们不约而同,都把目光投向枪杆子。1976年8月10日,丁盛在上海延安饭店与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聚首。丁盛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司令员,现调任南京部队司令员。
丁盛透露军内秘密情况:
“我从广州调来南京,只身上任,在南京很孤立。60军不听我的。这个军的几个师,就摆在无锡、江苏到上海一线,对上海是一个大威胁,你们要有所准备!”
上海号称“四人帮”的基地,如今处于60军的枪口之下。60军连丁盛都控制不了,万一60军有个什么行动,上海“基地”顷刻之间便土崩瓦解。
王洪文听后,说:“要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要准备上山打游击!要赶紧把仓库里的枪支拿出来,发给工人民兵——我们要建立第二武装!”
王洪文曾说过,搞民兵,他是内行——“文革”前,他在上海国棉十七厂就是民兵连长。
1967年8月7日,姚文元从北京打电话给王洪文作了具体部署:春桥同志和我共同表示一个明确的态度,支持成立上海民兵指挥部,建议先武装民兵十万人左右。
那时候,张春桥、姚文元是王洪文的“首长”。1967年9月,在上海外滩32号,王洪文以“上海革命委员会”的名义,召开会议,落实首长的“重要指示”。
就这样,一支上海工人武装队伍,便在“斗争”中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