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15影视免费在线看最热电视剧 https://www.5416.xyz
【伟大复兴 壮丽航程】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十年砥砺奋进,十年跨越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020年7月,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启航。经历近一年、4亿多公里的飞行,天问一号携带祝融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从2021年5月传回着陆后的首批照片,到今年5月发现火星水活动迹象,一个月前,祝融号首次揭秘了火星乌托邦平原的浅表结构,上亿公里之外的火星探秘,祝融号不辱使命。
十年来,浩瀚太空正留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印记。
“嫦娥”奔月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中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731克月球样品,发现了月球在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等重大成果,正不断改写着人类对月球的认知。
中国空间站实现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太空交会对接的时间从44小时缩短到7个小时,航天员驻留时间从十三天增加到半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创新和科技自立自强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科技自立自强,是使命担当,更是民族前途。
北斗卫星,远在天外,近在身边。在北大荒黑土地上,“天上北斗导航+地上无人农机”正在帮助人们实现坐在家里种地的梦想。基于北斗系统的各种作业机、收割机、播种无人机等大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近日,北斗卫星日定位量也首次突破1000亿次。
福建东部沿海的一个小渔村——牛澳村今年6月迎来了第一座5G基站的开通,渔民坐在家里就能轻松查看渔排的情况。从5G农业、5G矿山到5G工厂、5G医疗,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移动网络,并实现了5G的规模化应用,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
十年来,面向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正不断推动产业向中高端稳步迈进。
不久前,随着“京华号”盾构机不断掘进,北京东六环路40米深的地下,一段崭新的地下隧道顺利贯通。从翻山越岭,到穿江跨海,我国盾构机成为建造地铁、公路、隧道的利器,并占据全球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
9月29日,C919大型客机取得型号合格证,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自主研制世界一流大型客机的能力。多年梦想,一飞冲天!我国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的集群式突破,打造了一条体系完整的航空创新链、产业链。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发射升空,使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洲际量子通信。“九章”和“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使我国成为目前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都实现这一关键技术突破的国家。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又在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
我国布局建设的77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32个已建成运行,部分设施迈入全球第一方阵。中国天眼建成运行成为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稳态强磁场实现45.2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刷新世界纪录,大科学装置正在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
十年跨越,着眼全局、未来可期。
这十年,是我国科技投入力度最大的十年。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80万亿元,基础研究经费增至十年前的3.6倍。
这十年,是我国科技发展质量最高的十年。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2年的4.9万家增加到2021年的33万家,高技术产业体量更大、质量更优、基础更牢。
这十年,是我国科技实力提升最快的十年。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跻身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前十。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提升到了第11位。
壮丽航程,气象万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必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肩负起时代重任,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近六成。各粮食产区抢抓农时开展机收作业,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在黑龙江农垦红卫农场的核心示范区,3600亩水稻迎来收获。今年,这里的收割机全部装上了北斗导航,与传统收割方式相比,作业路径更加精准,收获损失更小。
在吉林四平,为了提高农户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当地按照秸秆覆盖程度分3档实施差异化补贴。经过专家测产,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平均亩产增加了近150斤。
在江西九江,中稻正在收获。面对今年的严重旱情,当地启用全部的提灌站进行24小时提水作业,稳住了水稻产量。
在宁夏青铜峡市,8万亩水稻收获进入尾声。由于生长期间雨水多、气候条件好,预计平均亩产可达1500斤。
在江苏,3300多万亩水稻开镰收获。今年,江苏省率先构建省市县村四级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成立了489支农机作业服务队,帮助农户实现应收尽收。
在河北武安,30万亩谷子也迎来丰收。由于全市60%的耕地是丘陵旱地,当地选用了抗旱高产新品种,单产预计比去年提高10%。
目前,全国秋粮已收获7.37亿亩,完成56.4%,进度同比快3个百分点。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已完成推进剂加注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0月9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按计划完成了推进剂加注。梦天实验舱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以来,已先后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等工作,后续将与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一起开展系统功能联合检查。目前,文昌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参试各系统正在有序开展任务准备。
国内联播快讯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
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
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今天(10月10日)启动。宣传周主题是“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期间,我国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粮食安全主题宣教活动、挖掘推广保障粮食安全典型案例等。
我国市场主体十年净增超1亿户
市场监管总局今天(10月10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底,我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63亿户,相比2012年底的5500万户,净增超1亿户,年平均增幅12%。其中,企业从1300多万户增加至51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从4060万户增加至1.09亿户,迈上历史新台阶。
明起全国铁路实行第四季度运行图
从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调图后,全路开行旅客列车5286对,较现图增加21对。开行货物列车10829对,较现图增加41.5对。铁路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
我国最大超深油田生产油气突破千万吨
日前,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标志着我国超深层油气迈入规模开发新阶段。富满油田油气资源量超10亿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埋藏最深、规模最大的超深油田。
冷空气影响接近尾声 东北仍有降温和雨雪
受冷空气影响,连日来,山西朔州、河北崇礼、内蒙古、吉林多地出现降雪天气,山东、河南等地局地阵风达9~11级。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10月10日),冷空气的影响接近尾声,预计东北地区仍有降温和雨雪天气。
(文章来源:央视网)
文章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