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周一(5日)延续暖势,国债期货尾盘稍收窄涨幅,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中短券表现更优;资金面月初供给充裕,隔夜跌破1.1%关口、创近一个月新低。
业内观点称,流动性持续向好,提振债市买气。目前看债市依然面临偏多氛围,短期预计仍会震荡偏暖,关注本周开始的一系列经济数据情况,特别是8月社融数据等。
【行情跟踪】
国债期货小幅收涨,10年期主力合约涨0.06%,5年期主力合约涨0.04%,2年期主力合约涨0.04%。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下行,中短券表现更好。10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10收益率下行1.45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10收益率下行0.61bp,30年期国债活跃券220008收益率下行1.1bp,5年期国开活跃券220203收益率下行2bp,3年期进出口行债活跃券220303收益率下行3.5bp。
信用债方面,地产债涨跌不一,“21碧地01”涨超12%,“20时代02”涨超6%,“21融创01”和“20时代05”涨超4%;“19龙控04”跌超8%,“20金科03”跌超7%,“21宝龙01”跌超6%,“20碧地04”跌超4%。
中证转债指数收涨0.45%,法兰转债、迪森转债、永02转债均涨超7%,明泰转债跌超5%,通关转债跌超3%。
【海外债市】
亚洲市场方面,日债市场周一小幅回暖,收益率多数下行1bp左右,10年期日债收益率自上周高点2.4%已回落10bp.目前日元市场的波动更吸引机构关注,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最新表示,近期外汇市场波动很大,以高度的紧迫感观察外汇走势,必要时对外汇采取适当行动。
尾盘,日债收益率普遍走低1-2bp,10年期日债收益率较上周高位回落1bp,报0.231%;3年期和5年期日债收益率分别降0.5bp和0.8bp;超长债也较上周回暖,20年期和30年期收益率分别回落1bp和0.7bp,报0.897%和1.252%,收益率曲线趋平。
“日元正迅速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零收益货币。”摩根大通策略师本杰明·沙提乐(Benjamin Shatil)称,“杰克逊霍尔会议后美联储的强硬言论、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回落,以及黑田东彦显然坚定的鸽派承诺,应该会让美元兑日元继续走高。”
【资金面】
公开市场方面,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5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0%。数据显示,今日有2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日完全对冲到期量。
资金面方面,银行间市场周一短期资金供给充裕,隔夜回购加权利率半个月来首次跌破1.1%关口,并创下近一个月新低。长期资金方面,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最新发行报价集中在1.95%附近,整体水平较上日变化不大,也与现有二级水平接近。
交易员称,隔夜利率的连续下行符合月初规律,但还需要关注能不能在这个位置附近站稳,以判断市场认可的合意水平。
【机构观点】
中金固收:美联储6月1日开始以每月475亿美元缩表,其中300亿美元国债、175亿美元MBS(抵押支持证券),如果在9月如期达到每月950 亿美元(600亿美元国债+350亿美元MBS)的缩表上限,那么到年底缩表规模大约在6700亿美元,对应10年期美债收益率将上升20bp。
国君固收:当前债市做多的逻辑非常简单,就是经济预期在持续下修,只要经济预期还有下修空间,那么利率下行就有空间;当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行情已经从资金面驱动切换到基本面驱动后,因为账户自身利率债久期普遍较低,本能反应一定是逢调整上车、加久期。这种加久期行为可能并非是进攻目的,防御性居多,反而使得本轮利率下行行情有了更强的持续性。
华泰固收:往后看,高不确定性下微观主体活力仍不足,高温等影响退却,疫情等冲击仍在,货币政策仍有博弈空间,扰动因素主要在于美联储加息、CPI上行、利率债供给等。新资金建议信用债被动配并打底+3年国开、少量30年超长债有相对价值+适度杠杆。重申地产债和地产股开始具备小幅博弈价值。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