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幅图 带你透视A股风格!

  01

  什么是风格?风格介于大势和行业间,是一种类属特征。一般而言,一个股票会具有四重属性,自上而下看,包括大势属性、风格属性、行业属性和个股属性,其中,风格属性是跨行业的相似属性。事实上,随着经济波动被熨平,风格、行业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

  02

  风格如何划分?不同维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性格”。按投资属性,可分为价值和成长;按市值属性,可分为大盘和小盘;按估值属性,可分为高估值和低估值;按价格属性,可分为高价股和低价股;按行业属性,可分为周期、消费、金融和科技。

  03

  风格是由什么决定?核心影响变量又有哪些?当然,不同市场环境、不同分类风格下,影响因子会有所差异。但整体而言,景气、货币、信用是核心驱动力,资金、监管、估值是辅助指标。而且更为重要的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强弱。

  04

  成长VS价值,相对盈利决定风格的中期趋势。长期看,股票市场是个“称重机”,股价围绕盈利上下波动;同样,相对盈利趋势的强弱也会决定“风格”的风向偏向哪一方。然而,相对业绩优势是后验的,把握产业趋势才有前瞻性。13-15年智能手机加速渗透引领移动互联网周期,成长占优;16-18年供给侧改革,价值占优;19-21年“新能源+”与半导体等国产替代崛起,成长再度占优。

  05

  信用周期和风格没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是发力方向。11-12年,信用发力方向在价值:稳增长的主要抓手是宽货币、宽基建、促消费。13-15年,信用发力方向在成长:产业政策打理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设立新兴产业创投基金等形式宽信。19-21年,信用发力方向在成长:科创板打通新经济宽信用渠道,还有绿色贷款等结构性信贷支持。

  06

  大盘VS小盘,4年一个周期,往复使然。2012年底-2016年底,转型升级、外延并购逻辑让小盘在经济疲软下,拥有增长预期和业绩优势;2017年年初至2021年年初,外资流入、业绩稳健、“剩者为王”等逻辑让大盘蓝筹估值大幅抬升;2021年初至今,大盘交易拥挤、政策力挺专精特新、小盘性价比更优,而且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的维度看,小盘行情或还未到音乐停止时。

  07

  一般而言,利率上行偏大盘,利率下行偏小盘。利率上行期通常对应着经济复苏乃至走向繁荣,如果经济复苏力度很强,通常会有比较极致的大盘占优行情;而利率下行、流动性宽松时,市场活跃度提高,也容易出现小盘股行情。但要注意的是,利率只是风格轮动的催化剂,并不能“一锤定音”,所以还得结合其他因子综合评判。

  08

  高估值VS低估值,和牛熊行情切换息息相关。若用“低市盈率指数/高市盈率指数”来看高低估值的占优情况,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自2009年以来,和A股的走势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换句话说,牛市高市盈率占优、进攻为主,熊市低市盈率占优、防守为重。

  09

  何时“白菜价”抢购潮?居民资金入市是关键。高价股指数跑赢并没有明显的规律,但低价股指数占优出现的局面是相似的。那就是低利率环境下居民资金加速入市,A股新增投资者大幅增加,基本每七年出现一次。

  10

  周期行情,盯住价格。周期股作为价格敏感性行业,会及时反映量和价的变化,本质还是供需格局的变化,需求决定方向、供给决定弹性。一个较好的观察指标是PPI,因为供需变动会直接体现在价格变化中。2005年以来,周期显著战胜大盘的三个时期都是PPI上行的阶段,如2007年、2010年、2021年。

  11

  科技行情,产业逻辑是灵魂。复盘2009年以来的5轮大级别科技股行情:09-10年的苹果产业链、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2015年的互联网+、2017年的半导体、2019年的5G+自主可控,可以发现,科技浪潮是行情启动的钥匙,而杀手级的应用或者产品是行情持续的核心。

  12

  消费行情,高通胀时期占优。回顾历史,在通胀预期明显回升并处于高位的阶段,消费风格更为占优,一旦通胀整体回落,甚至出现通缩预期,消费风格会有所褪色。但是自2017年以来,随着外资进入、核心资产崛起,消费有了穿越周期的力量,不再只是抗通胀神器。

  13

  金融行情:实体融资需求向上时占优。对于金融板块,若实体融资需求改善,意味着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会有所提振。一个较好的观测指标是中长期贷款,能更好地反映实体经济的真实融资需求。从历史看,当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向上时,金融相对大盘会有一定超额收益。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http://www.pyotm.cn/typHrSI/ http://www.pyotm.cn/typHrSI/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