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用一句话叫做“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来对自己未曾见过的奇人异事发出这样的感叹。
的确,泱泱大千世界,有数以亿万计的人事物存在于现实之中,人们把种类相似、数量居多的存在常常统称为“众”,又将绝不常见、甚至闻所未闻的新奇事物称之为“怪”或“异”。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这件事是与一个古代的怪人有关。
人们对世界上的事物划分大多都以数字“2”来作为区分点:比如阴阳,比如正反,比如公母,再比如男女等等。确实,许多事物的分类无外乎就可以大体划分为两种有明显差异的类别。
而大多数人对于“3”这个数字好像历来都存在一定的排斥性,比如现代社会常说的“小三”,它好像常常代表了一种不被接受和太过特殊。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性别的划分就是男女,也可以说是雌雄,想必大家都听说过雌雄同体的说法,它的字面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既拥有雌体的生理特征,又拥有雄体的生理特征。
这个词语大家可能常说来开玩笑,但真当见识到的时候,往往会引起不小的轰动。今儿这个怪人生活在古代南宋年间,职业是个尼姑,名叫董师秀。
董师秀的难言之隐
这件奇事是后人从一本名叫《疑狱集》的册子中发现的,它是一本专门用来记录古代史中真实发生的疑难怪事。
据这本册子记载,董师秀是广东人,她一出生就被发现是异于常人的雌雄同体之身,可想而知她这样的特征的确会遭来许多一样的眼光。
虽然《疑狱集》没有详细记载董师秀为何遁入空门成为尼姑,但想来也很好理解,她这样的“怪物”其实连家里人都很难以接纳的吧,更别谈以后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如何生儿育女的问题了,所以这可能就是她选择出家的重要原因。
成为佛门弟子之后,她也有思考自己今后是以怎样的身份性别留寺,但因为她生的面容姣好,从面貌上来看,她就是一个清新脱俗的女子,所以,从此便以尼姑身份示人。
董师秀的寺院生活
早早出家的董师秀自此就与青灯为伴,吃斋念佛,倒也过起了清净的生活。因为她样貌实在是俊俏,所以时间长了以后,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有座寺庙里有一位模样十分清秀的女尼。
即使是最朴素的粗布素衣也无法掩盖住她超凡脱俗的气质,所以好多人都慕名而来和她讨教一番。
董师秀不仅样貌清新,手艺也是十分的细腻,她十分擅长刺绣活,前文有提到许多女子找她来讨教,大多都是冲着她的好女红来的。董师秀倒也十分愿意教授她们,时间长了以后,她就和各式各样的女子都结下了十分深厚的情谊。
这其中不乏有许多家境殷实的富豪女,她们还都常常请董师秀到家中做客,一住就是好几天,董师秀都与她们相谈甚欢,相处的十分融洽。
平日里,她们往往是边做刺绣边和董师秀交谈,内心有什么烦心事和苦闷都会向她倾诉,董师秀倒也是十分尽责地扮演其知心人的角色,为他们排忧解难,排解心中的忧与烦。就这样,这位女尼在邻近许许多多的女子心里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也可谓是远近闻名了。
此处,就还要说说董师秀为人交友的特殊癖好了,虽说好多女子都十分愿意与她交谈来往。但他本人最喜欢的还是那些独守空房的寡妇。
她最经常出寺庙到人家中做客的也大多是寡妇家。这其中,与她来往最密切的寡妇,她的丈夫是因为保家卫国而战死沙场的,年纪轻轻地就守了寡,让她整日精神不振,以泪洗面。
董师秀得知她的情况,就常常到她的家中去安慰她。那寡妇对她也是推心置腹般信赖。
两个人常常是彻夜长谈,共枕而眠,关系十分的密切。
一日,那寡妇对董师秀说起自己近来时常在梦中见到丈夫,内心十分的惶恐,董师秀耐心安慰道:“此事待我为你连做几天法事便可解。”
董师秀真实面目被戳破
就在这时,连日来一直躲在暗处的贼人胡宗暗暗地恨透了董师秀。
原来啊,这胡宗是个透透的好色之徒,当他得知这村子里有一位守寡的女子常独居家中时,便早已起了贼心。但没成想这个尼姑却整日与寡妇为伴,这让他没有时机下手。
但他又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索性就想着先把这尼姑给制服再去抢夺寡妇。但当他见到董师秀清丽的面容之后,又起了歹心,也想将董师秀侵犯。
可当他强力把董师秀扒到衣不蔽体时,竟然发现董师秀是个男儿身,眼前的场景吓得胡宗是慌忙报官,状告董师秀骗财骗色。
公堂之上,县令对于胡宗的告词也是半信半疑,于是他叫来稳婆给董师秀验明正身。
虽说最后稳婆上报县令时表明徐董事的确是女儿身,但她慌张局促的神色还是被县令发现了。
不得已的情况下,县令只好采用了一种特别的办法再次对董师秀进行了验身,而这一次公堂上的人都发现了董师秀竟然是个阴阳双体的怪物。董师秀见真身败露,只得将自己过往行事的实情如实上报。
原来啊,董师秀打从十五岁开始就利用自己的清秀外表+尼姑身份开始对许多邻里街坊的女子有私情,这前前后后受害的女子一共多达百余名。
但因为那些女子们又实在觉得董师秀是个贴心之人,所以即使她侵犯了她们,即使他们知晓了董师秀身上的惊天秘密,也都没有人选择告发她。
直到如今县令在公堂上仔细查验才知这董师秀利用自己的阴阳双体残害了无数无辜妇女。县令勃然大怒,当即拍案宣判对董师秀处以斩立决!
聊罢这个故事,其实对于董师秀更多的也是一种无奈与同情,因为在古代,她这样的“异类”完全对于自己的身体是无能为力的。
但倘若她生活在现代医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年代,或许就能够自救,也过上与常人一般的普通生活了吧,所以说,有时候,生不逢时,确实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