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在仁爱礁的破船事件再次引发了公众的关注。近日的卫星图像揭示,坐滩了24年的船只好像已经得到了加固。
当我看到这些图片时,我想知道:在这样一个敏感的区域,加固材料是怎么被送上去的?
1999年5月7日,当北约的19个成员国对一个主权国家发起攻击时,中国的心痛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而在此情境下的第二天,菲律宾的57号军舰却出现在了仁爱礁上。
当中国卫星侦察到后,我国海军迅速驶向礁石,而那艘军舰在两海里外故意撞破了船底,静静地坐在那里。从那时起,这只是时光的问题,因为风雨将会渐渐侵蚀这艘船,让它化为海洋的一部分。
中国海警对这艘破船的监控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大型船只,根本不可能靠近。然而,惊人的是,这艘船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加固材料,如钢板。
眼看着它被修复和加固,不得不令人想,这些材料是如何被运到那里的。是空中投放吗?或者有其他秘密的途径?
不得不说,这次事件再次显现了我们防御策略的某些漏洞。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些材料是如何送上去的。是否存在外部力量的干预,例如美军的潜艇?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进行适当的策略调整。
与此同时,也让我回想起那一段时间,当美国B-2隐形战机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进行攻击,造成巨大的伤害和公众愤怒。在那样的情境下,菲律宾的行为无疑是火上浇油。
破船事件也让我思考,中菲间的纠纷,实际上是更大的地缘政治博弈的缩影。虽然中国在处理这种问题上,往往以仁义之心,但在面对国家主权的问题时,不能有半点儿松懈。
中国在仁爱礁的处境,从一开始就是防御性的。我们的策略很简单:保持封锁,不允许任何加固材料送上去,然后等待自然力量慢慢侵蚀这艘船。
但现在,事情发展的并不像我们所预期的那样。
如果真如一些人所猜测,背后有其他国家的支持,那么我们必须立刻采取措施。这艘船,如果是美国或俄罗斯的话,可能早已经不再存在了。
但作为中国,我们更希望通过和平、友好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放弃我们的权利和尊严。